曾經,老師說我是一顆「量化腦」,即任何事情都希望透過數據資料找到最佳解。跟我一起做過報告/專案的人,也常因為我對數據的執著,而把負擔加重許多。在這裡我必須先對這些曾經被我的執著「戕害」的夥伴們說聲抱歉。為此,我常把責任賴給「我是自然組的學生」、「數字的分析報告比較具有說服力」,但現在我必須承認是自己的功夫還沒練到家。事實上,我也常對那些冷冰冰的數字感到懷疑,不過為了把作品「包裝」的像樣,我只能暫時欺騙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在延畢這兩年,我有更充裕的時間投入質性研究的操練,找尋我的「質化腦袋」。並試圖往老師所說的質化/量化的平衡點前進。我慢慢能體會當初教授回答我關於質性研究的訓練方法:「質性研究很難教,只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研究結果,進行指導、調整。」的確質性研究很難教,甚至不用教。因這這就是我們和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,但是我們已經被社會框架侷限太多,以致我們忘記怎麼跟這個世界互動,因此我們只是找回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敏感度而已。
在延畢這兩年,我有更充裕的時間投入質性研究的操練,找尋我的「質化腦袋」。並試圖往老師所說的質化/量化的平衡點前進。我慢慢能體會當初教授回答我關於質性研究的訓練方法:「質性研究很難教,只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研究結果,進行指導、調整。」的確質性研究很難教,甚至不用教。因這這就是我們和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,但是我們已經被社會框架侷限太多,以致我們忘記怎麼跟這個世界互動,因此我們只是找回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敏感度而已。
直到我執行廣告系的畢業專題,當時整天泡在晴光商圈,與那裏的人、事、物互動,雖然時常是匆匆忙忙,但半年多下來我們也開始能感受到這個商圈的運作模式,並且稍微能解釋當初那份連我們團隊都覺得半信半疑的問卷調查。因此我親身體會到:社會/人文科學的研究人員走進現場「感受」研究環境的重要性。(也因此後來行銷管理的報告書中,我們增加了質性研究報告這個作業,希望所有企劃人員都應該走進市場,而不是關起門來寫企劃。)
本書提到的使用者意會(Sensemaking),可能稱不上研究方法(或許在ReD可能有一套嚴謹的架構,不過本書並沒有多談),作者強調以人文科學的參與式觀察(Participant Observation)、民族誌(Ethnography)及深描法(thick description)進行研究,以融入「現象」當中。以下為進行「使用者意會」的五個階段:
事實上這與行銷研究課本中,探討消費者洞察(consumer insight)的探索性研究十分相似,也難怪本書的評價相當兩極,有些人覺得不如去看消費者行為相關的書籍。然而,我必須為本書作者站台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我必須聲明,作者並非一味的推崇人文科學方法,畢竟在商業環境裡還是要考量成本效益問題。如此「研究」這回事對小企業相對劣勢。不過重要的是「辨識、判斷」企業正面臨什麼問題。(真正的成本效益是解決一個重點問題,勝過胡亂處理多個無關緊要的問題)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,是希望行銷人員可以進到市場融入環境進行研究,在處理問題時可以保持探索現象的原因和本質的態度,面對數字可以多思考背後的脈絡,而非單純透過表面的「屬性」進行決策。
這正是作者提到的「慣性思考」。隨著科學的發展帶動整個科技的進步,我們越來越崇尚數學及自然科學,並透過這種方式提升機器生產的效率,然而套用在人類行為研究將出現各種問題:
顯然在生活中這兩種模式應該相輔相成(見下表),而非偏重一邊。作者更將大賣場裡的消費行為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,供決策者辨別目前企業正面臨哪一類問題。(如同上述所提到:辨識、判斷企業面臨的問題比胡亂解決來的划算)
事實上這與行銷研究課本中,探討消費者洞察(consumer insight)的探索性研究十分相似,也難怪本書的評價相當兩極,有些人覺得不如去看消費者行為相關的書籍。然而,我必須為本書作者站台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質性研究很難教,而本書提供四個應用「使用者意會」的研究個案,分別針對企業轉型/重新定位(樂高)、產品設計(康樂保)及策略制定(英特爾、愛迪達),讓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該如何操作
- 即便許多企業知道質性研究及挖掘消費者洞察的重要性,然而實際上,我們看到多數企業仍是沉醉於單純的數字報告,或迫於專案的時間壓力而忽略質性研究。本書在前半段清楚點出一般商業分析可能會出現的盲點,故言者諄諄,聽者藐藐的情況下,這種書永遠不嫌多
我必須聲明,作者並非一味的推崇人文科學方法,畢竟在商業環境裡還是要考量成本效益問題。如此「研究」這回事對小企業相對劣勢。不過重要的是「辨識、判斷」企業正面臨什麼問題。(真正的成本效益是解決一個重點問題,勝過胡亂處理多個無關緊要的問題)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,是希望行銷人員可以進到市場融入環境進行研究,在處理問題時可以保持探索現象的原因和本質的態度,面對數字可以多思考背後的脈絡,而非單純透過表面的「屬性」進行決策。
這正是作者提到的「慣性思考」。隨著科學的發展帶動整個科技的進步,我們越來越崇尚數學及自然科學,並透過這種方式提升機器生產的效率,然而套用在人類行為研究將出現各種問題:
- 人的思考模式真的會像統計、數學假設這麼完美?這麼理性?
- 假設都是建立在過去、現在的資料之上,對於不確定性較高的未來該如何預測?
顯然在生活中這兩種模式應該相輔相成(見下表),而非偏重一邊。作者更將大賣場裡的消費行為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,供決策者辨別目前企業正面臨哪一類問題。(如同上述所提到:辨識、判斷企業面臨的問題比胡亂解決來的划算)
資料來源:Madsbjerg,《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》,pp.43
資料來源:Madsbjerg,《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》,pp.50-51, pp.61-63
記得在國中的時候,我的老師告訴我:「這個社會之所以變得冷漠,原因是大環境中的人文與自然科學比例失衡了。」這一切看似有跡可循。回頭思考一路上的教育,從高中分組到大學的徵才博覽會,基本上一面倒向自然組。我們太過於理性、在意數字,而忽略人與人/人與群體/人與社會(環境)互動的本質。台灣過去的確是因科技導致經濟起飛,但未來呢?
最後,作者不免俗的也提到賈伯斯,這位站在人文與科學的交會點的傳奇人物。因為對於人的了解,並利用此洞見致力於設計出最佳使用者體驗的產品。然許多人只看到蘋果公司不做市場調查,卻因此對「研究」的必要性提出懷疑。我相信,賈伯斯並不是不做研究,而是比任何人更認真研究──用心的打開其感官去體驗、感受這個世界。
最後,作者不免俗的也提到賈伯斯,這位站在人文與科學的交會點的傳奇人物。因為對於人的了解,並利用此洞見致力於設計出最佳使用者體驗的產品。然許多人只看到蘋果公司不做市場調查,卻因此對「研究」的必要性提出懷疑。我相信,賈伯斯並不是不做研究,而是比任何人更認真研究──用心的打開其感官去體驗、感受這個世界。
●○●若對上述內容有興趣、想法的朋友歡迎討論並分享●○●
圖片來源: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