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參與過消費者研究,可能會對研究過程的每個環節多少有些疑惑。「這個準嗎?」研究方法的學者們努力幫我們證明研究設計、資料分析方法的可信度。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:研究對象/消費者。我們沒辦法控制他們在參與研究時的心態。如同別老師在本書的推薦序提到:每個人,當然包括消費者,習慣有意無意地修飾自己真正的想法,或是根本不自知有何想法。(日語的「口嫌體正直」(中譯:嘴上說不,身體反應倒是很誠實嘛!)形容的十分貼切。)拜科技之賜,腦神經科學家逐漸找出大腦對特定刺激的反應。一直以來,行為學派中存在於刺激和反應間的黑箱子(Black Box)逐漸被揭開。
分享這本書之前,我必須先表明我對腦神經科學的立場。現今腦神經科學已然成為行銷界的顯學,然而身為一個學生或行銷人,我們努力追求:優化行銷這個價值交換的過程,讓消費者的需求/慾望得以被滿足。腦神經科學提供我們更多解釋,讓這段過程可以被了解得更透徹。同時我相信,在知識的殿堂裡,唯有當我們擁抱各流派的知識,才能越看清全貌。
本書收錄作者在腦神經科學研究上豐富的研究案例。而看完這本書真是令人又好氣、又好怕,並在冷靜下來後,我開始思考身為行銷人,未來需要負起什麼樣的責任
首先,捷思謬誤(Heuristic bias)的認知偏誤在心理學上並不是新鮮事,不過當引入行銷學時,便可解釋消費者在進行決策時,我們是存在於「有限理性(Bounded Rationality)」之下。
回想:你是否曾因為某間超市在你平常熟悉購買的產品上特價,讓你認為其他商品都會一樣便宜?或許,你我都不太願意承認有這樣的經驗,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位聰明的消費者。記得當初在心理系,老師提到人類是「趨樂避苦」的動物,大腦在多數情況會選擇資訊處理量較少的途徑進行決策。所以你依然很聰明,只是你為了活下去,保留一點腦力罷了。
接著,本書更藉由腦神經科學的實驗,證實透過情境的改變,能悄悄的影響消費者的購物行為,也讓整合行銷溝通的接觸點設計能更加全面。透過注意力、記憶及情感影響顧客對品牌的主觀價值的認知。這也是我覺得腦神經科學更完善的整趟消費者決策流程(Customer Decision Journey, CDJ)。現在強調體驗的行銷,因此在品牌接觸點上,我們更強調通路的氛圍(atmosphere)、裝潢設計(decord)還有本質的接觸點(Intrinsic Touchpoint,即任何產品/服務購買時的經驗和細節(如字型、視覺及服務的回應等))身為行銷人,對此我覺得能讓消費者沉浸在一個舒適、流暢的購物環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
註:本質觸動點(Intrinsic Touchpoint):在購買/使用該品牌的過程時,與品牌的互動(如:員工對於服務要求的回應)
反觀身為一個消費者,當你知道這家商店的香味、光線和一切的設計,在你「準備」接觸這個品牌,到你完成整趟決策流程,都在行銷人的精心安排之中。那原本購物的自主權到底歸誰呢?而當我們繃緊神經想一一破除這些行銷人的把戲時,那購物還會是一件放鬆休閒的活動嗎?在這個被操弄的世界中,吸引人和欺騙往往介於一線之隔。
我記得當初在消費者行為的課堂上,別老師提到恰辨差(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, JND)的概念及在行銷上的應用,當老師拿出從2001年2014年的舒潔衛生紙,容量從220抽縮量成100抽。短短10幾年少了一半,而我們竟然絲毫沒有察覺。當時我為這個心理機制高端的操弄手法歡呼,老師告訴我們縮量一定不能讓消費者有所察覺(低於JND),不過在容量上一定要標示,不然就是詐騙。現在想起來,當行銷人手上握有腦神經科學這個強大的武器,是不是只是單純的揭露就夠了?還是要有更進一步的社會責任?(甚至在網路的時代,我們在數位裝置的一舉一動將會被記錄,並分析出我們的需求)
註:恰辨差(Just-Noticeable Difference):分辨兩刺激差異時所需的最低差異量
對此,我並非危言聳聽,作者在本書最後也探討相關問題,並給予以下建議。(見下表)我十分認同他的想法:制定法規不太可能有什麼成效。身為消費者的你我,絕對要負起責任,透過更了解商業攻勢來保障自己的權益,而「知識」也許是抵抗隱藏說服術最有效的工具。
資料來源:David Lewis,《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》,表格由筆者整理
至於你可能會問我:你都講得這麼清楚了,那行銷人還有什麼戲好唱?除非有所保留?我的回答是:我相信作者對腦神經科學是毫無保留的分享(如果有興趣可以親自去看這本書)。然身為行銷人的我們,該如何創造出讓消費者享受的購物體驗,我想這就是我們的本事。
●○●若對上述內容有興趣、想法的朋友歡迎討論並分享●○●
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